景點介紹-colatour 國外旅遊

景點介紹

D1

龍岡深度導覽(每人配置無線導覽耳機)

龍岡深度導覽(每人配置無線導覽耳機)

龍岡地區於1953-1954年間安置了上千位撤回台灣的異域金三角孤軍,孤軍大部份為雲南人,而眷屬則包含緬、泰及雲南少數民族,在台灣落地生根歷經數十年歲月後,使得龍岡地區儼然成為台灣少見融合異族飲食及滇緬文化的異域,也因此擁有《魅力金三角》之稱。

  • 龍岡清真寺(外觀拍照):龍岡地區有著來自雲南與泰緬邊境的各族居民,1950年代隨著孤軍撤退來台。其中不少信奉伊斯蘭的穆斯林信徒,合力興建了龍岡清真寺,而成為桃竹苗地區信奉回教的信仰中心。龍岡清真寺因疫情考量不對外開放,僅接受教徒入內禮拜;請勿攜帶豬肉製品或酒類進入清真寺。
  • 國旗屋(外觀拍照):當地知名打卡景點,擁有感人故事。國共內戰開打時,只有九歲的張老旺被迫跟隨滇緬孤軍游擊大隊長的父親在緬甸打游擊戰。而母親總是縫製一面國旗,交給父親的隊友:如果他死了,就把國旗插在他旁邊,這樣我才能找到他。撤退來臺後,張老旺從父親遺物的舊箱子裡看到當年母親縫製的旗子,從此與國旗結下了不解之緣。
  • 忠貞文化園區:民國38年,一支國民黨部隊於雲南緬甸寮國邊界的山區從事游擊作戰,這支不被歷史記載的軍隊被稱為《金三角孤軍》,在無人知曉的險惡地帶默默奮戰著。45年國民政府將孤軍及眷屬安置在桃園龍岡的忠貞新村,開始產生特殊的異族眷村飲食文化。
  • 雲南文化公園:稀有的雲南主題公園,園區內設有藏族祈福轉經筒。
  1. 保證使用全新耳塞式耳機,不重覆使用,無衛生的疑慮;行程結束後,您可帶回家繼續使用。
  2. 耳機主機體及隨身收納袋請於行程結束時交還給領隊人員。
  3. 如有遺失之狀況,需賠償每台機器費用NT2000元。
  4. 兩歲以下不含耳機。

雲南米干DIY

雲南米干DIY

米干是雲南特有的美食,製作步驟如下:
 

  1. 由在來米浸泡後混和熟飯磨成100%的米漿。
  2. 在米干盤中刷上薄薄一層油,取一杓米漿倒入。
  3. 搖動米干盤使米漿均勻鋪滿。
  4. 置入滾水上待米干冒泡。
  5. 將米干盤放入涼水盆漂涼。
  6. 以筷子繞米干盤一圈,擇厚處撥起一角。
  7. 將米干由米干盤撥起掛上晾乾架,將米干由兩邊向中線摺,然後再對摺。
  8. 摺好的米干上砧板切,粗細依個人喜好。但刀要拿直,切的米干才好看。
  9. 切好的米干放入碗中,加入自己喜愛的調味,開始享用。

雲南手抓簸箕飯體驗

雲南手抓簸箕飯體驗

簸箕飯是滇緬邊區的傈僳族、擺夷族、哈尼族傳統的節日宴席,最開始簸箕是用於裝著豐收果實的一種工具,但經過傈僳族後人改良後,簸箕就成了飯桌上不可缺少的餐具,無論是節日、婚嫁、都必備簸箕宴待客。

  1. 圖片為十人份餐點。
  2. 簸箕飯配料依季節變換,圖片僅供參考。

緬甸及穆斯林服飾體驗

緬甸及穆斯林服飾體驗

體驗緬甸日常,可以從一杯緬甸奶茶加上椰奶凍開始,也可以從換上緬甸傳統服飾籠基跟特敏開始。緬甸服飾男女有別,花色代表不同族群特色,不同族群會有不同的設計與穿法,透過服飾體驗穿戴認識緬甸服飾文化。

阿拉伯長袍主要以黑白兩色為主,材質真絲絹紡最佳,其特點是寬大,能遮住全身。由於人體皮膚都被寬大的長袍遮住,阻擋了日光對體表的直接照射,而灌滿長袍內的空氣又起到良好的隔熱作用,因而使人感到涼爽、舒適。

緬甸涼拌茄子手作體驗

緬甸涼拌茄子手作體驗

天氣炎熱的緬甸擅長涼拌料理,任何蔬菜都能變成夏季爽口的開胃菜,茄子就是其中一道家家戶戶都會的拿手好菜。茄子在炭火中烤過,逼出香氣,加入剁碎的紅蔥頭、蒜、辣椒等辛香料,再加上魚露提味,就能變成桌上最道地的緬甸美食。

桃園彩色海芋季

桃園彩色海芋季

溪海休閒農業區是桃園花卉最主要的集散地,2022桃園彩色海芋季於4/2-4/17展開,以大片彩色海芋為主要視覺畫面,幾萬株的各色海芋盛開,奪人呼吸。

  1. 遇天候因素(下雨、氣溫)等不可抗力因素,花卉未綻開或凋謝,則以現場實境為準。
  2. 各種花卉所綻放的時間取決於氣候、溫度、降雨量和各植物所需要的個別生長環境類型,實際景緻依當團時令狀況而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