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點介紹-colatour 國外旅遊

景點介紹

D1

高雄/金門

集合於高雄機場,搭機飛往金門尚義機場,來到戰役公園金門。

瓊林古聚落:瓊林戰鬥村、瓊林紅磚牆、瓊林風獅爺

瓊林古聚落:瓊林戰鬥村、瓊林紅磚牆、瓊林風獅爺

瓊林古聚落
位於金門島中部的瓊林,居民以蔡姓為主,這裡是金門規模最大的古厝聚落。過去因為人才輩出,仕途上有輝煌的成就,明熹宗御賜里名為《瓊林》,在當時只要有人中進士,就會建造一座宗祠,所以在瓊林大大小小的宗祠就有6座之多,號稱《七座八祠》,可說是金門島上宗祠最多的聚落。

瓊林戰鬥村
瓊林位於金門重要戰略點,村中各家各戶廣連坑道,有戰鬥村之稱。瓊林地下戰鬥坑道全長為1355公尺,有12個出入口,坑道以村里辦公室作為防禦中心並向南北進行挖掘,連結村落中各防空洞、碉堡、機槍堡、民宅等,也可通往村外的機槍堡射口,是金門規模最大的民防坑道,如今已成為觀光據點,是遊客來金必訪之處。坑道內昏黃的燈光讓視覺有點恍惚,狹小如迷宮般的走道通往各處,親自走一趟瓊林戰鬥坑道,感受下戰時緊張的肅殺氛圍及構築坑道時的辛勞。村口坑道出口,立有一尊直立式風獅爺,手執令旗,藉以鎮風驅邪。

瓊林紅磚牆
由金門在地藝術家吳鼎信先生特別籌畫兩個多月,與瓊林村60多位民眾協力打造出高三公尺,寬十八公尺的紅磚窯蓋成的樹牆,其紅磚採用古法窯燒方式鑄成,隨著歲月的痕跡,更能激發出紅磚的魅力;紅磚樹牆的推出,立即成為金門十大IG打卡景點。

瓊林風獅爺
金門古老的故事裡,鎮風止煞的風獅爺相當靈驗,金門現有風獅爺約100多尊,每尊造型都不一様,有的是威風凜凜,有的卻神情憨厚,是金門特有的人文景觀及珍貴資產。
★金門最小的風獅爺:位於瓊林21號民宅的北面牆上,25公分的迷你尺寸是金門風獅爺中最嬌小的。
★北風獅爺:穿著披風的颯爽風獅爺,也是遊客最愛合照的一個。
★蔡氏家廟後壁風獅爺:鑲壁風獅爺可是獅界網紅,不但有著可愛的微笑,還拍過伯朗咖啡廣告。

  1. 如遇疫情坑道關閉,則不進入坑道,敬請見諒。
  2. 即日起瓊林聚落保護文物資產,部分路段禁止巴士進入,需步行前往瓊林窯燒紅磚牆,或改為不前往紅磚牆,敬請諒解。

陳景蘭洋樓:閒情午茶+在地點心

陳景蘭洋樓:閒情午茶+在地點心

金門現今最大的洋樓,為新加坡僑商陳景蘭先生於公元1921年興建,是金門華僑回鄉建造番仔樓的代表之作。屋身磚砌抹灰為主,外廊道採圓拱造型,建築典雅而清麗。內部展示金門華僑史及洋樓整建過程。

★百年洋樓午茶:無敵海景配上一杯熱咖啡或熱茶,感受金門寧靜的午後。
★蚵嗲小吃:特別贈送熱門美食招牌蚵嗲或地瓜片每人一份。

挖花蛤體驗

金門四面環海,因為無工業所以是座無污染的城市,有著細白、無污染及保持良好的沙灘品質,除了可以戲水漫步,更常見的是當地人拿著水桶和鏟子,蹲在地上挖蛤仔,花蛤又稱《沙燧》,是當地的特產之一,金門人總是會一手拿著鏟子一手拿著水桶甚至拿著一根湯匙就衝去海邊開始挖著大大小小的花蛤。除此之外,由於金門四面環海魚群豐富充沛,一起感受金門漁村的樂趣。

  1. 受潮汐影響,因此具體的活動時間將可能有所變動。
  2. 建議穿著適合下水的衣褲和鞋子及攜帶一套換洗衣物以供更換。
  3. 請自備玩水用品
  4. 注意防曬及隨時補充水分。

特產巡禮

★好禮贈送:手工貢糖、一條根小藥膏。
★購物安排:高粱酒、免稅店、高粱醋、貢糖、鋼刀、一條根、手工麵線。

可依您實際所需訂購,自由選購,絕不強迫購買。

D2

金門迎賓館

金門迎賓館

深入花崗岩體的坑道賓館,是金門戰地政務時代最著名的外賓接待所,有《地下希爾頓飯店》之稱。迎賓館共有31間房間,位於後方長320公尺的坑道內,目前保留了兩間房間的樣貌,一間為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住過,另一間則是鄧麗君於金門勞軍時多次留宿的「018」房。一樓大廳以「戰地防禦設施」及「迎賓館簡介」為展示主軸,陳列如軌條砦、反空降樁、鐵絲網、雷區等軍事地景,呈現戰地政務時期處處戰備的環境。二樓以「勞軍」為主題,展示了鄧麗君前來金門勞軍的照片及影片,帶你看見鄧麗君小姐「軍中情人」稱號是從何而來!

八二三戰史館

八二三戰史館

建於西元1988年,正是八二三砲戰30週年,戰史館外觀為綠色瓦片配上鮮紅圓柱,為一古典中式建築,為當年砲戰的英勇事蹟作歷史見證。戰史館正門兩側為國軍將士忠烈錄,牆壁上鐫刻有587位戰役期間殉職官兵的名字;左側展示F86軍刀機、155毫米加農砲,右側則停放在海陸間穿梭自如的兩棲登陸運兵車、M-24輕型戰車,讓人能夠想像當年陸海空三軍聯合作戰的壯盛情景。館中分為多個展示區,透過圖片、模型等不同的展示方式,讓遊客更能了解砲戰時的猛烈程度及歷史過程,亦設有「震撼劇場」體驗區,供遊客體驗砲火來襲的天搖地動。

翟山水上坑道

翟山水上坑道

昔日國軍流下汗水堪稱鬼斧神工打造,金門戰備工事的偉大傑作與歷史見證,其內氣勢磅礡、令人嘆為觀止,是金門的精華行程。A字型戰備水道,總長約357公尺,是昔日國軍兩棲部隊的小艇基地之一,是八二三炮戰之後,因應兩岸軍事緊張,於民國50年開挖的,戰時供登陸小艇搶灘運補之用,坑內並有停靠碼頭。

建功嶼

建功嶼

位於金城南門的浯江溪口,面積約500平方公尺,又名董嶼、珠嶼、鰲嶼,是金門本島與烈嶼之間海面的衛哨,一嶼堅守如砥柱中流,建功砥柱因此得名。退潮時,除了可看見潮間帶豐富生物外,還能走過原本在海中的石板道登上建功嶼,因此又被稱作金門版摩西分海。另外,島上豎立的鄭成功石像與石板道兩側高大的牡蠣人裝置藝術,也是遊客鏡頭下熱門景色。

  1. 因每日潮汐不同,需依照當日狀況確認是否登島。
  2. 視潮汐調整行程順序。
  3. 潮間帶地面多為泥濘濕滑,建議攜帶好走防滑、不怕髒好沖洗的運動休閒鞋。

莒光樓

莒光樓

造型概念源自於古典建築的做法,但具新意的比例調整與形式轉化,使得整座建築呈現雄渾的氣勢。莒光樓曾作為中華民國郵票的圖案,發行版色甚多,隨著郵票傳佈全球、馳名國內外,更是許多國內外賓客訪金的第一站,為戰地金門著名的地標性建築。

後浦小鎮:模範街、清金門鎮總兵署、邱良功母節孝坊

後浦小鎮:模範街、清金門鎮總兵署、邱良功母節孝坊

後浦小鎮
金城在過去又稱為後浦,從古至今金門最熱鬧的城鎮非此地莫屬,更是當前的政治與經濟中心,除了保留下古建築,新的店家進駐更多了生機,還有駐地悠久的傳統小吃,蚵嗲、火烤蛋捲、廣東粥、鹹粿店,後浦小鎮獲選為『台灣十大觀光小城』實至名歸!

模範街
充滿南洋風情的紅磚拱廊,兼具民國初年中國式建築及洋樓古典雅致的美感,加上整齊美觀的街道,足以作為街道的模範,所以取名為模範街。模範街的興建年代正是金門海外華僑經濟實力最巔峰的時候,以當時最新進及最現代的南洋殖民城市做參考範本,採所謂五腳基的建築形式,用連續的廊柱呈現。

清金門鎮總兵署
自清康熙21年金門鎮總兵陳龍自金門城遷治後浦,這裡成為清代金門的軍政中心。清金門鎮總兵署為台閩地區僅見的總兵署,極具歷史價值。民國之後,相繼為金門縣公署、金門防衛部、福建省政府、金門戰地政務委員會等政府機關駐紮處,具有特殊的歷史意義。現為清代軍政主題的展示館。

邱良功母節孝坊
建於清嘉慶17年,係旌表平寇大將邱良功之母貞孝守節的事蹟而設,為國定古蹟。牌坊由墨綠色的青斗石和泉州白石雕鑿而成,造型雄徫,雕飾繁多,是台閩地區現存牌坊中最華麗壯觀的一座;柱腳的石獅中有一尊被奉為《石獅仙姑》的彩衣母獅,傳說是邱母許氏的化身,被當地居民視為守護神。

D3

沙美摩洛哥(沙美老街)

沙美摩洛哥(沙美老街)

為當時駐島軍人採買生活用品、看電影的去處,曾是金門最熱鬧的街道之一,在軍人大量裁撤與人口外移後,沙美商圈逐漸的沒落,這反而給沙美多了股美麗的惆悵感,雖然人口不再眾多,但是其獨特的文化力與美食卻深植於地方上,留下許多傳統風味的小吃與傳統的樣貌。老街經由插畫家巧手結合金門特色繪製壁畫,讓老街頹屋有金門摩洛哥之稱,成為金門異地風格打卡必去景點。

紅龜粿DIY體驗

紅龜粿DIY體驗

紅龜粿為金門珍貴的傳統文化資產,取龜壽綿延之意,在時令節慶、敬天祭神等,都會製作出各種粿食作為供品或禮物贈送等,與金門居民生活息息相關。以風獅爺圖形開發新的粿印,刻度深大小適中,樣貌可愛討喜。
★安排貴賓從介紹紅龜粿文化及製作方式➔社區媽媽帶領DIY。

金門/高雄

搭乘專車前往機場,帶著豐富美好的回憶返回溫暖的家。